欢迎来到bet36体育在线欧洲版 | 学习系统 | 校长信箱 | 用户登录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资料搜索
教师获奖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师获奖 > 正文
打开一扇认识鲁迅的窗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9/13 10:35:44  点击:197 加入收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本解读

                                                            bet36体育在线欧洲版  谭敏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前来吊唁和送葬。那万人同悲的场面让他的侄女周晔久久不能忘怀……

于是1945年,在鲁迅先生逝世9周年之际,周晔女士用满怀深情的笔触,写下了一篇纪念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来成为各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虽然写作时周晔已经是l9岁大姑娘,但她站在童年的视角,追忆和伯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通过“谈读书”、“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等几件往事描写了记忆中的伯父——鲁迅先生。

可是我们有的老师在教学却恰恰忽视了侄女和伯父之间的浓浓亲情,忽视了鲁迅在侄女面前的风趣幽默、和蔼可亲,打造出了这样的“鲁迅”----

一位崇高的“爱的大使”:伯父和“我” 充满温情的谈《水浒传》的亲情故事,莫名的演变成了“伟大文学家鲁迅对少年儿童的关心”;一个曾经学医的伯父,半跪着给受伤的车夫擦硼酸水,这个再正常不过的助人之举,却硬生生的在课堂里跪出了“一个伟大文学家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热爱”的高尚品格;而“谈碰壁”则看出他对国家的爱。

一位幽默的“小品演员”:在处理“谈碰壁”这部分文本时,不去带领学生透过风趣的人物对话感受鲁迅的精神,不去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体悟鲁迅的人格,而是带领学生一起演起了小品节目。一时间,课堂上笑语不断,热闹非凡。

看到这样的课堂,我不禁越来越迷惑了——鲁迅究竟是谁?

后来,我读到了鲁迅先生儿子周海婴的文章——《鲁迅是谁》。周海婴认为,“意识形态化”掩盖了真实的鲁迅形象。他充满忧虑地谈到: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时间里,鲁迅受到了来自政治意识形态的特别重视,鲁迅的革命性开始预约他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的身份而得到了特别的强调。以往很多描述鲁迅的文字也把他刻画成了一个喋喋不休、拿着匕首和投枪的战士形象,形象是双目紧蹙严峻凝重的,思想是革命化战斗化的,没有个性和生活,其他方面似乎都淡化掉了,只剩下这么一个壳,甚至在对这个壳的描述中,也忽略了他作为思想家、文学家的存在,离开了他作为一个最根本的文学家这样一个位置。”

郁达夫先生也在《怀鲁迅》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正因为如此,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编排了“初识鲁迅”的专题,《少年闰土》是鲁迅自己的作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和《有的人》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本文是讲读课文,是本组课文中的重点。在中学教材中,涉及鲁迅的小说、散文10余篇;《语文读本》收入鲁迅作品近10篇,相关研究鲁迅作品的专题论文数十篇。这些数据表明:鲁迅阅读不但现在而且今后仍将是中学教学的一个重大课题。

可令人奇怪的是,学生们却并不是很喜欢读他的作品。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则是来自于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出现偏差。有些老师把鲁迅作品的人文着力点放在“敬仰”这个侧面,于是,在语言文字中挖掘高尚和深刻就成了必由之路。还有一些老师受教师用书的影响,总会习惯性地去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这习惯性的接受使得鲁迅在一批批学生的眼中是一座高山,须仰视得见;又是一座丰碑,可敬而不可亲,使鲁迅变成了一个“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的圣人”。

很明显,这是一篇极为典型的写人文章,是写鲁迅的文章。那么,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中的人物——鲁迅先生,了解作者通过叙事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就成为教学这个文本的重点所在。

但难点也就在这,当大家都在为“鲁迅”是谁而感到困惑时,当教师自己对鲁迅都没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地认识时,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文本所展现的鲁迅形象?尤其是对于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我们的教学应该走到哪一步才是适宜的呢?

诚然,鲁迅是周晔女士的伯父,但他更是中华民族的鲁迅。我想,我们能不能试着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一个认识鲁迅的窗口——仅仅是打开一个窗口,即通过深入地研读文本,通过相关资料的链接,把孩子们带到鲁迅文化的语境中去,为他们今后认识鲁迅指出一些途径?

   至于领悟人物形象背后的某种写作方法,那应该是第二步的问题了。

根据以上认识和定位,我认为,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这篇课文:

一   时时微笑——慈祥的伯父

仔细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会发现文章前前后后出现了34次“伯父”,而“鲁迅”——作为一个伟大文学家的名字,仅仅是在课文的第一句话中出现了两次,加上题目中的“鲁迅”,也不过三次而已。这发自心底对“伯父”的声声呼唤,这一次次徜徉在心底里与“伯父”的亲热眷恋,字里行间浓缩了伯父和侄女之间的深切情爱。

   读这篇课文,首先应该是一个很普通的侄女对一个普通的伯父的追忆和怀念,就好像我们的邻居,只不过伯父的名字叫鲁迅。这四件事,都是作者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因为选材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富有代表性,所以我们读来也是印象深刻。如果我们一味地怀着“这是一个文学青年对大文豪鲁迅的思念和赞美”的想法,去揣摩文中的微言大义,那就糟了。我们就不能进入鲁迅。只有用平常心,把他看成最普通的人,我们也许才能接近最真实的鲁迅的世界。

伯父——就是一个最好的切入口。因为伯父是一个很有亲情和生活化的形象,它能够把一个伟大的鲁迅轻松地融入到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来。孩子们很容易的把文本的伯父和自己生活中的伯父联系起来。孩子们在心底里一旦把鲁迅定位为自己的伯父,那么鲁迅的和蔼可亲的形象就自然鲜活起来。课文中,孩子们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和鲁迅在对话,谈“水浒”、谈碰壁、谈笑风生,特别是和伯父对话的时候,孩子们完全陶醉在伯父的风趣幽默中。

因为自己读书总是囫囵吞枣,所以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没有批评她,只是——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简单一句话,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就显现出来了。看,他只说了一句话,可就是这一句表面赞扬自己实则批评的话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让周晔:

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其实,鲁迅在孩子面前,从来都是笑呵呵的,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伯父。课文中每一次伯父和“我”扯谈的时候,都是“笑了笑说”、“微笑着问”、“笑着说”、“哈哈大笑”,面对这样一位慈祥和蔼的伯父,我们谁不想钻到他的怀里去享受那充满温情的爱抚呢?

二  处处碰壁——坚强的伯父

 当然,如果我们仅仅把鲁迅视为伯父,一个普通的伯父,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从伯父的这些平常的故事中,引领孩子们去感受鲁迅的“非比寻常”。

在吃饭时,当我说伯父的鼻子和爸爸的不像时,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文中的“碰壁”,是一个关键词,但也是一个难以理解的词。到底碰到了什么呢?

   自己“碰壁”——鲁迅作为一个用笔猛烈抨击当时黑暗统治的文学家,作为一个苦苦寻求民族解放之路的思想者,作为一个有着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人,鲁迅在现实生活中可谓处处碰壁。他的文章被禁止发表,他多次面临被暗杀的危险,为了顺利发表文章,他竟然使用了120多个笔名。他对“碰壁”有着切身的体会,所以他曾经愤然写下了《“碰壁”之后》、《“碰壁”之余》等文章,与黑暗势力作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处境的危险,斗争的残酷,形势的复杂,这些都是伯父不想让周晔知道的。尽管自己的亲人都非常了解他的处境。但在幼小的孩子面前,鲁迅先生用自己的幽默和凛然驱走了笼罩在大家头顶的乌云。

这些背景资料,老师一定要引导孩子了解清楚。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处处“碰壁”的鲁迅,在和侄女谈起这件事时,依然是那样的谈笑风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饱经沧桑的鲁迅,一个不畏艰险的鲁迅,一个坚持不懈的鲁迅!

三   声声叹息——无奈的伯父

在义无返顾地帮助受伤的车夫后,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这声叹息,是为谁呢?

我听过很多老师的处理——那就是对那个万恶的旧社会的痛恨。其实,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站在我们成人化的、甚至可以说是政治化的角度来给孩子们解读鲁迅。面对车夫的悲惨生活,鲁迅的“叹息”的确有“痛恨旧社会”的情愫。但是,我们这样表白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孩子们能理解、能接受吗?

其实,站在孩子的角度,

    ——他在为黄包车车夫叹息。那时候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别很大,这个拉黄包车的人就连一双鞋也买不起,光着脚在冷得像冰的天气里跑。
   ——他为自己无能为力而叹息。因为他想这么多人来来往往已经看见这个车夫了,但没有人去管他,好像他不存在一样,他想改变这个旧的中国,但他又感到自己没这个能力,所以他就感到非常无奈!
   ——他是为社会的黑暗而叹息。拉黄包车的车夫受伤了,这么多人在街上来来往往,却没有人去关注他,他为这个社会的黑暗感到非常惋惜。
    ——他在为所有的中国人而叹息。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的时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正在流血,正在哭泣。面对这些,一生寻求民族解放的道路,一生都在与黑暗势力战斗,在为民众呐喊、在执著追求光明的鲁迅先生,此时他的内心思潮起伏,多少忧虑,多少愤慨,都化作了一声深深的叹息! 他在为国家为民族的命运而叹息!

其实,以同学们的年龄和阅历,读到这里也许还无法真正深入鲁迅先生的内心,对那声叹息所包含的复杂的情感也只能揣摩到这个程度。但我们可以从前文“时时微笑——慈祥的伯父,处处碰壁——坚强的伯父,声声叹息——无奈的伯父”可以看到,正是对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作了生动精彩的描写,读文至此,一个有着丰满个性的、有血有肉的鲁迅形象已经渐渐地在学生心目中活了起来,也定格成了永远的伯父形象……  

今,鲁迅先生已经走了,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浩如烟海的作品,更有大家所说的可贵精神——面对危险不屈不挠,处处碰壁却决不低头,在处境危险的情况下,依然谈笑风生,充满了一种乐观精神。这种精神,已经逐渐融入到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1949年,著名诗人臧克家,他曾经写下了一首诗——《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
“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所以,我们今天,在鲁迅先生逝世已经七十多年的今天,还是不能不说鲁迅;所以,《亚洲周刊》曾经把鲁迅先生的作品评为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作品第一名;所以,《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个人》一书,鲁迅占据了其中一个重要席位。随着历史的发展,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所以……因为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太多太多,所以我们可以去读读这些作品:《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兴趣的还可以慢慢地去阅读这五部书《鲁迅全集》、许广平《欣慰的纪念》、林贤治的《鲁迅的最后十年》、《人间鲁迅》,还有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

至此,我们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认识鲁迅的窗口,而不是把一个被“意识形态化”和“单一化”的鲁迅形象“告诉”孩子。毕竟,认识鲁迅是一辈子的事情。任何一种试图还原鲁迅的想法,皆属虚妄。毕竟,教学的意义在于激发和唤醒,而不在于灌输和“告诉”。


本文网址:http://www.menjinxitongaz.com/jiaoshihuojiang/1652.html